close

各位晚安請坐,感謝天恩師德,祖師宏慈,師尊師母的大恩大德,也很高興可以來到侯是佛堂來學習,時間很快啊!又快到端午節,老一輩的都會說端午節後就可以把冬天的衣服,長袖的衣服收起來,因為會越來越熱,這樣代表這一年又快到一半了,時間一天一天的過,一個月一個月過,甚至一年一年的過,時間真的一札眼就過去了,難怪黃前人才勉勵我們要一秒一秒的用,這樣才會分秒必爭,後學曾聽到點傳師轉述說到,當時施前人感嘆一位和他一起進入道場的人才,他說二十幾年前,當時的領導是邱前人,這位人才跟邱前人請了半年的假,為了要把事業搞好,他跟前人說:只要給我半年的時間整頓事業,半年後我就可以後顧之憂的專心修辦道,結果這假一請就請了二十幾年了,二十幾年後二人再度相見,施前人這時已經是一貫道的理事長,而這位前賢人才到最後還在為他的事業愁眉不展,退一步就是二十幾年後了,二人見面都非常的感崁,所以我們有空一定常要來了愿及修辦道,說到這個修辦道.以前在道場會有2級化的說法,一種說法:先顧肚子,在顧佛祖(一定要有錢有閒才有時間來佛堂,也很有道理),而另一種說法:則是先顧佛祖,在顧肚子,(因為師尊有說:入我門不窮,出我門不富,所以只要把佛祖顧好,我自己也不會窮到沒飯吃,這樣大家就會無後顧之憂專心修辦道也很好)。而現在近期後學比較常聽到是:聖凡兼修,(聖業凡業都很重要,用凡的錢來養聖的事,無聖,凡就不順的說法,就是並行,這個叫新新人類的修行方法),各有自己的因緣修辦道,那我們自己可以問自己我是是屬於哪種的的修行方式呢?雖然每個人的角度不一樣,但有一點可喜的是,不管我們想要的修行方式是哪一種,重要的我們都有得到真理天道,性理真傳,也是今天領導點傳師巧妙的安排的題目,真理天道,我們求道不是有當愿嗎?

當愿文『願求真理天道,性理真傳』,真理天道是每一位寶光的道親在求道的當下,經明師一指點傳授性理真傳、三寶,歸空後的最大保障。 就是地府抽丁,天榜掛盛號,能超生了死、保你無恙萬八年 ,死後身軟如眠,一貫道的價值在這性理真傳,而性理真傳,自古以來到現在,都是師師密付本心,跟古代聖賢所求的是一樣,所以這是非常殊勝的地方,所以我們一貫道的寶光後學是不可以不知的事,這四個字真理天道,我們也來說一下由來

一:真理天道的由來:

民國十九年老母降命,命師尊與孫師母,以夫婦之名,無夫婦之實,同領天命。

在當時不僅是師尊、師母無法接受,也考退了許多道親,但後來全國各處廟宇大仙同時借竅,在在指証此乃天意,師尊、師母為了將道脈傳續下去,只能順應天命,於是師尊與孫師母便同時成為第十八代祖師

民國三十六年中秋節師尊成道後,師母接掌道務與天命,由於天命的真偽關係到眾生慧命的大事只有真正有天命的明師才能傳道,求道人才能超生了死,如果沒有天命辦的道、渡的人無法超生了死,師尊、師母在民國十九年領命,卻於民國三十六年便成道,在人間的使命僅短短十八年。而且師尊成道時又正好是中國內憂外患、戰亂流離之際,如果那時要再任命新的祖師接掌天命,其實沒辦法來應付混亂無常的局勢。

而上天安排,命師尊、師母同領天命,師尊肩負著把道傳遍中國,廣渡有緣人,而師母則肩負將道脈由中國傳向萬國九洲的使命。

如果沒有師母撤退在台灣,而鼓勵道親海外開荒,則道脈在中國大陸的浩劫中,可能已完全斷絕,而沒有今天蓬勃的道場,也沒有道傳萬國九洲的機會。

天命是關乎眾生超生了死的性命大事,師母為了正本清源,凡是來接線的,都賜堂號,

興毅組是孔孟聖道

發一組是發一大道

基礎組則是原一大道

天一壇是先天大道…。

用以分辨天命的真偽。

而當各組線的領導前人,一一辦妥接線時,就只有潘道長遲遲未去接線。他忙著為師尊建墓,更不顧道親反對,為師尊安頓劉師母及其一家人的生活。等到完全安排到已無後顧之憂,再來到師母面前,跪地接線。

師母雖然明白潘道長是個忠耿光明之人,但也聽到不少關於他和師兄的謠言,為了令大家口服心服,只好當場考潘道長,師母說:你自己修,自己辦好了!潘道長長跪不起,潘道長說:我個人事小,眾生慧命生死事大!

潘道長說:「修道人盡孝道是人道,尊天命是天道,徒兒已將師尊老人家的墓修好,也安頓了劉師母、師兄的生活,這是人道;接金線是天道,今後不論上山、下海,都追隨師母老大人…。」

當時大家對師兄避之唯恐不及時, 只有潘道長一人不顧自己的名譽要照顧劉師母及師兄,為師尊老人家盡末了的義務.在他心中認為修道人不能為了天道就枉顧人道,師母其實早已明白,只是顧及眾人之言論,不得不考驗潘道長,後來師母說:你果然是一個認理歸真的好徒兒,以後你寶光壇就稱「真理天道」。

「真理天道」四個字,是潘道長的生命精神,新求道人立十條大愿「願求真理天道」,伴隨每一個寶光建德的道親,修道從起點到終點。

今天寶光道場能夠完全捨棄三才,走向認理歸真的修持,正是潘道長「真理天道」,精神的延續。

(師母老大人即交待呂公老前人爾後道務的推展,最好不要再用三才,並且提示:「凡天機道、沙盤遭、人情道、顯化道::皆不可修。」此後,呂公老前人謹遵師命,不再藉用三才助道、辦道。)

二、如何做到「認理歸真」?

所謂「認理歸真」就是回歸良心、找回自我的本性

但是我們人長期受到累世的業力及習氣遮蔽本性,求道以前我們依著我們與生俱來的脾氣習性也好,再加上後天大環境的影響及染習,而忘記了我們是從上天而來;而得道之後,突然告知我們修行就是要憑著「良心」找回本性,其實我們都知道但往往做了,感覺好像不對了,這就是我們有良知良能.

正心正心,那我們要如何知道我們的心是正向的呢?

「大學」有提出一套檢驗的方法。

說到大學~後學想到南宋的朱熹,朱熹是中國有名的哲學家,有幫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來註解也推崇孔子的思想,後學想到網路有一個笑話,就是說朱熹很會註解,孔子死後上天堂去跟玉皇大帝來告狀,孔子跟玉皇大帝說這個朱熹在人世間多嘴亂註解,後來朱熹就拿起筆來註解說多嘴為多言著~但這不是真的,是網路的人調忼朱熹的行為.

回過來說~剛說「大學」有提出一套檢驗的方法。

「大學」中的「正心之道」提到「有所忿懥ㄓˋ,不得其正;有所恐懼,不得其正,有所好樂,不得其正;有所憂患;不得其正。

所以若要檢驗自己有否認理歸真,是否依循良知良能(自性)

可以檢視自己的內心,是否有怨怒、恐懼、好樂、憂患的心?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

「忿懥」指的是一種含有怨恨的生氣,嗔的意思~當我們發現自己心裡有忿恨心,就表示心不正。

其實我們現在都有在修道,所以生氣自己都會察覺的到而能自己改正過來,但家人對你生氣呢?像後學老婆呢?爸爸媽媽呢?家人對你生氣你會是怎樣的感覺呢?

這次佛心清口大班點傳師說的一個小故事:有2個姐妹下課的時候都會去家裡附近的7-11去買餅乾,妹妹每次買這個,姊姊都會罵他,你白癡喔!這個有第二件優惠你都沒拿,你笨蛋喔!這個那麼小包你還買,都常常的罵他的妹妹,有一次姊姊生病沒有來,只有妹妹來買,店員就常常看到他們來買東西,今天就只有妹妹來,就跟妹妹說,姊姊每次罵你笨蛋或白痴~你都不會生氣喔!妹妹就說:不會啊!生氣是他又不是我,也因為媽媽覺得他是姊姊所以對他要求很高,所以可能他壓力大才會對我這樣,我不怪他.所以我們自己的家人對我這樣,我們是不是可以心平氣和地來體諒對方呢?甚至好好的去理解它呢?

2.「有所恐懼,不得其正」

我們現在人很容易活在恐懼之中:大到國家的選舉恐懼選哪位總統當選會使得二岸緊張,或之前疫情的關係會恐懼~花蓮大地震的關係現在有些人還會有地震症候群,會恐懼說~上捷運會不會恐懼會不會有人拿刀子出來,小到自己的配偶,會不會背叛而恐懼,小孩考試考不好,像小孩都要接送,因為現在很多壞人所以會恐懼,所以每個家人都要當司機來接送,

簡點還有說過:點傳師說他們以前人在都是走產業道路因為沒有路燈,一個人在晚上走在路上,假如後面看到有人的腳步聲,會很開心的等著後面的人一起走向前,一起走比較不會害怕,因為以前人比較怕鬼所以沒有路燈要有人一起走,而現在假如一個人走在路上,現在路燈到處都很亮,晚上都沒半個人,假如你發現後面有人出現,你是開心還是害怕,現在應該是害怕比較多,因為心裡會想,後面那個人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台語這個叫做案木木,看無,他的心是黑的還是白的不知道,所以以前人是怕鬼,現在的人是怕人,自己也有時無緣無故會恐懼未來,這些也是因為沒有正心,所以我們也要努力化黑暗為光明.不要小看平常待人為善,一個傳一個就能帶動善良風氣.

3.「有所好樂 則不得其正」

好樂就是:人在世就是要追求快樂,菩薩也是,大乘法菩薩道,中乘法辟支佛,小乘法阿羅漢,每個階段都又自己的好樂所在,只時菩薩為普渡眾生為好樂,人為自己自私為好樂,而好樂我們當然要邁向聖賢之路,而人世間的樂可以但不要過頭,更要走向法樂,就能其的正。

而我們修行人應該「以道為樂」法樂。法樂不是要你去研究佛法。法樂就是一切法都是佛法,讓世間的一切萬事萬物,碰觸到都讓自己很容易得到滿足。而像我們大家一個月來二次佛堂就覺得很快樂,甚至想要去班期聽課,清口班聽課,甚至學班就是法樂,像侯壇主,壇主娘就是法樂現前,看到我們道親回來就很開心,這就是法樂現前。事實上聖人就是這樣,像孔子的學生顏回一樣,顏回很窮又常生病甚至還短命,但他不會因為外在的因素導致他學道不快樂,甚至是孔子讚嘆的學生,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人常常都一直在擔憂自己不快樂,而顏回不會擔憂,一直保持快樂)

有一次顏回去找孔子老師,他對老師說:我進步了,孔子說:何以見得?顏回說:我忘掉仁義了,孔子說:很好,但還是不夠,過了幾天顏回又去見孔子說:我進步了,孔子說:何以見得?顏回說:我忘掉禮樂了,孔子說:很好,但還是不夠,又過了幾天顏回又去見孔子說:我進步了,孔子說:何以見得?顏回說:我能夠坐忘了,孔子很吃驚地問他什麼叫坐忘,顏回說:擺脫自己的肢體,排除自己的聰明,離開形體,去掉智慧,和那個無所不通的大道相同,這個就叫做坐忘,這時孔子歎為觀止的說:你果來是個賢者啊!我也願意跟隨你的身後,這短話揭露出修道的過程,法樂現前,擺脫自己的肢體,排除自己的聰明,離開形體,去掉智慧,和那個無所不通的大道相同.所以我們要走向聖人的道路,才能常常保持快樂

4.有所憂患 則不得其正

我們人會有憂患心,擔憂這個、擔憂那個。最擔憂的是自己什麼都沒有。現在每個人都是俊男美女,生活水準都提高,但是還是有人說,生啊罵,怪爸媽(台語),沒錢,怪政府,每個人都還是不滿足,

沒有錢怎麼辦?沒有健康(生病)怎麼辦?會有這些種種的擔憂。就會產生一個現象「心不在焉」

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看,看不清楚、聽,聽不清楚、吃東西,嚐不出它的味道)

就好比同時做很多事情:吃飯的時候,看電視常常不知道吃進去什麼東西,旁邊的人偷放菜在你碗裡都不知道,甚至小孩看電視就沒辦法專心吃飯,所以一定要把電視關掉才能正常的吃完.

看,看不清楚、聽,聽不清楚吃東西,嚐不出它的味道,所以活得就沒有滋味

如果你心在的話呢,什麼都很美好的,所有一切,連一呼一吸都很美好,呼吸裡都有甜味,你碰觸到空氣,你走路的感覺,腳板踢到地面的感覺都是非常美好的。生命是非常美好的。

就好像坐牢的人,突然出獄了,外面的世間都是美好的,所以《涅槃經》說「樂者即是如來,苦者如來無常,所以有所憂患就是苦者就會帶來無常,心就不得其正

所以我們要安穩自在。修行也就是一種安穩自在的方法。安穩自在就會快樂,樂者就是如來(就是大智慧者)

以上都能其正,就是認理歸真。

結語:古人說:智慧超過萬人就是英,超過千人就是俊,超過百人就是傑,超過十人就是豪.所以大家的來歷不凡啊!都是有根基,祖德跟佛緣,跟其他人比我們是有大智慧的,才來求道,修道,甚至清口,所以才說大家都是來歷不凡的英,俊,豪,傑.以上是後學粗淺的報告跟大家分享,如有說的不圓滿也請各位前賢,壇主,壇主娘慈悲指證,各位英俊豪傑們,我們都是求得真理天道,性理真傳的寶光後學們,一定要繼續走對的路,就是這條光明大道之路才能成仙成佛.最後也祝福聖凡如意,身體健康,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蔡奇書 的頭像
    蔡奇書

    一貫道寶光建德蔡奇書的部落格

    蔡奇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