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家晚安請坐,陳壇主,壇主娘,廖壇主,還有各位乾坤道親大家好,首先感謝天恩師德,祖師宏慈,師尊師母的大恩大德,還有感謝領導點傳師,各位點傳師的苦心栽培,讓後學可以再一次的來到陳氏佛堂來學習,今天領導點傳師安排的題目為:生氣與爭氣,先以爭氣來說字面上就是發憤圖強,勇往直前的意思,就是正氣,浩然正氣,在上禮拜的星期三人才班終於結班了,後學跟在座的麗紅跟淑美前賢,我們都非常的爭氣,為何那麼說了!以我們平日晚上人才班從剛開班五十幾位到現在只剩四十初頭結班,非常的可喜可賀,我們上課將近三年之久,後學記得每次要該下一位要上台時,大家一定陸續輪流跑廁所,到最後有的上台從手抖到腳的,有的會結巴的,但也都能排除萬難非常的爭氣,都可順利的結班,這就是發憤圖強,勇往直前.而生氣以字面來說,就是發怒,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那我們為什麼會生氣會不愉快呢?後學比喻,有一次有一個日本武士他聽聞有位禪師,對禪的見解非常的深,結果去拜訪這位禪師,看到他就跟禪師說:聽說你對禪很了解,我想要聽聽你的見聞,這位禪師直接跟他說,哈,你這件武夫,怎會懂禪法呢?我跟你說了也沒有用,這時武夫生氣的要把起劍來要殺了這位禪師,這是禪師跟武夫說,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這時武夫頓悟了一下,對喔!一時的生氣始得地獄之門為我而開,這時他馬上跟禪師懺悔,這時禪師又說,常伴懺悔心,上天之門為你開啟.後學也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是要爭氣上天堂呢?還是生氣下地獄呢?

    一,生氣: 我們都有脾氣毛病,但聽了前面的小故事之後,是不是問自己,我們在生氣時多就氣會消呢?後學記得有一次客人歐機尙氣呼呼要找我理論,就跟我說,年輕人,你上次幫我換前輪內胎騎沒幾次又破胎?你們東西是不是有瑕疵,是不換舊的,就霹靂啪拉的一直說,後學就把前輪的胎拆開來看狀況,結果內胎根本不是我換的那條,因為每家的品牌會不一樣,看就知道不是後學的,也因為他的內胎也使用很久變質氧化了,後學就跟他說!這條不是我換的喔!還有也是因為內胎用太久氧化而漏氣,怎麼不是你的,我記得是前輪啊!結果最後上次是換後輪,這位歐機尙記錯了!當下他的聲音就變小聲,好啦!你幫我換一下!當下假如我一樣跟他辯論!也跟他一樣生氣,結果最後是我贏了,那是不是他變得沒有台階下呢?或是真的是有瑕庛的東西!那我又跟他吵,結果我是不是也是變的無地自容呢?甚至丟臉跟生氣呢?那人跟人的關係是不是一直常常處於那麼緊張的氣份之下呢?後學有聽過一個醫學報導,說適當的發脾氣生氣可以舒緩情緒,所以稍微生氣是好的喔!那後學想想那另一半被發脾氣的人是不是也會生病呢?還是一三五先生可以發脾氣,二四六太太可以發脾氣,星期天剛好去上山佛心休息一天呢?

其實生氣簡單來說就是累世或今世沾染的秉性跟習氣累加的後果,後學舉個故事,在美國加州有一位爸爸跟一位四歲的小女孩相依為命,爸爸非常喜歡他的車子,愛車如命一樣,無時無刻的都呵護她的寶貝車子,時常把他的車子送去去汽車美容,有一天小女孩在車上玩耍,不慎拿起比較堅硬的玩具,將車子的劃出了一道刮痕,愛車如命的爸爸,看到後大怒,狂怒之下竟拿起鐵絲把他的女兒的手捆綁起來,不理會女兒的苦苦哀求,還讓他吊在車庫裡面罰站,結果四個小時後想起女兒還在車庫,當他放下小女孩時,手掌心部分已經全部壞死,醫生說必須要截肢,後來爸爸的車重新去烤漆,刮痕修復好了,無知的小女孩跟爸爸說,車子已經恢復好了,那我的手何時才可以復原了,聽起來很鼻酸,這就是我們認為我們是有脾氣的,一次生氣二次生氣,很多的生氣,我們都認為這是我們的性情,到最後也讓我們自己做出無可挽回的後果,所以我們接下來要發憤圖強,勇往直前的就是下一個爭氣.

       二,爭氣:歷史上有一位人物,叫韓信,他有一天背著一隻長劍,古時候戰亂的時代,身上一定都會有帶防身的武器,但他非常的招搖,背著一隻長長的的劍,很醒目,結果引來一群惡少把他圍著,要找他的麻煩,還跟他說,你背著那隻長劍那麼招搖,看你好像很厲害喔!那你就拔劍,有種就把我們給殺了,沒種的話就從我們的胯下鑽過去,韓信我們都知道他是幫劉邦打敗項羽的人,是個武功高強的戰士,這群惡少怎能動的了他,後來韓信想想,出手後可能會被官兵追殺,可能會壞了我的前程,結果他不動火發怒,從惡少胯下鑽過去,一般人一定會覺得,我這樣做多麽丟臉,或著我要發怒一下,要把主導權掌握在我的手中,要有氣勢,輸人不輸陣,我們看人跟人吵架,第一要有氣勢,要大聲,第二,對不對不重要,講不講理也不重要,重要我的拳頭大我就是勝利者,理直氣壯,但往往沒想到輸了和氣,輸了人際關係,人家怕他!也讓人不想跟她當朋友,而韓信成為歷史很有名的人物!是因為不生氣,忍能所不能忍,是為大丈夫,所以才能成功做大事,所以我們要把生氣轉換為爭氣正氣,發憤圖強,勇往直前才是對的.

       三,不生氣的方法:人活著不是要鬥氣,而是要有鬥志,不是要比氣盛,而是要比氣長,不是要爭一時,而是要爭千秋,所謂人爭一口氣,佛爭一柱香,佛當然不是真的爭那一柱香,而是因為德性的展現!德性的展現才能讓我們少發脾氣,就算不小心發完脾氣,也能自己懺悔自己的過錯,而慢慢的變的少生氣,多爭氣,但回過來想想自己問自己我就是想要生氣,想要發怒的什麼的?那怎麼辦呢?

盤珪禪師:有一次有一位弟子來找盤珪禪師,

 弟子:師父啊!我有一個暴躁的性情,請問師父,我要怎樣可以改正呢?

盤珪:你的個性真特殊耶!好啊!你把你的暴躁拿出來我看看啊?

弟子:但是我現在沒有碰到事情讓我暴躁,我沒辦法拿出來耶!

盤珪:那可見這是不存在的吧!是你認為它存在而已.真正的存在的東西,像這個釦子,不管何時很明顯的都存在,而我們的生氣暴怒,你認為我的個性就是這樣,我就是一個會暴怒的人,我就是容易生氣的人,你認為它存在,現在就沒有,隨時會不見,他突然又出現,神出鬼沒,可見這東西是虛幻東西,叫妄念,憤恨之念,嗔念.後學想到了達摩祖師從印度來到中原要來傳道,那時想要度梁武帝沒成功,後來達摩在少林寺的後山打坐了三年都不吃不喝,那時慧可,是後來的二祖,因為那時慧可之前是一位武將,殺人無數,一睡覺就會做惡夢,整天不敢睡覺,後來出家天天念經也無法消除他的惡夢,所以去找達摩祖師求法能安心,後來跟達摩說:我的心不安,可以幫我安心嗎?達摩說:那你把你那顆不安的心拿出來,我幫你心安,後來慢慢的才認清楚,一定要從心來下功夫,生氣憤怒也是一樣,所以我們一定要認清楚,要先如何讓自己的心安定,才不會起伏不定.其實在簡單來說,我們重視這的情境,物品,財物,這個我認爲的這個框框裡,我所擁有的,而不如我意,而讓我暴怒,生氣.但換個角度來看,我是旁觀者來看的時候呢?所以說婆婆媽媽最喜歡在旁說人閒話,就是因為他不是我,我沒有在裡面,所謂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有妄想生,所以生氣是不是也是由心而造出的妄想呢?而使得我們變成了煩惱生氣不自在呢?所以我們在這大環境,不管爸媽,夫妻,小孩,孫子,雜事,工作,好多好多的煩事都會來找我們怎麼辦呢?後學提供三不離,不離經典:經典裡仙佛聖賢可以教分法,不離善知識:你我壇主壇主娘每個都是經典之作,同修道辦都可以一起學習關心甚至教學增長,不離道場,有一個佛力加持的道場就是讓我們可以持久,像後學明天說要清口,今天還在吃肉,清口完說不吃就不吃,這佛力連佛教徒都佩服我們,所以只要三不離,再從心性下功夫,一定能慢慢地改脾氣去毛病的,也希望大家供勉之.

結語: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這首詩的故事是這樣的,清朝康熙年間有個大學士名叫張英,有一次家人寫信給他,與鄰居發生糾紛,為了爭三尺寬的宅地,一個說要過來,另一個也要過來,一直喬不攏,當地官府也不敢得罪二戶人家,都是有名有權的大官,此戶家人要利用張英職權疏通關係,打贏這場官司,結果張英看了信後坦然一笑,揮筆寫了一首詩給家人,就是前面這首詩,最後家人看到後主動讓三尺宅地給對方,鄰居見了,也主動相讓,最後這裡成了六尺巷,至今六尺巷也樹立了一個高大的牌訪,上面刻著禮讓二字,張英是康熙喜愛臣子之一,因為德性的展現,不生氣以禮讓化干戈為玉帛,這故事也流傳至今。每個人都要利益自己都是以自己為出發點,假如不生氣多多的禮讓替別人著想,一切都可以簡單圓滿,其實人要看輕自己,少一些自我,多一些換位,才能心生快樂。心有多大,快樂就有多少;包容越多,得到的也會越多。不生氣多一點爭氣正氣,才能快樂是神仙,最後願讓仙佛給我們加持智慧,遇到不如意都能靜下來想一想,不生氣多份禮讓包容心,我們不止死後才是理天,而是當下就是理天淨土,最後學以上粗淺的報告,如有說的不圓滿,也等一下請我們廖壇主為我們補充,也祝福各位法喜充滿,謝謝.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蔡奇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